close

劉內閣的特質是傲慢,而最傲慢的是閣揆劉兆玄。昨天他的一席話,更可能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汙點,因為不只傲慢,而且自欺欺人,以為國人皆可欺也!
"風災重創台灣,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劉兆玄多次勘災,仍引爆民怨批評政府反應遲緩、救援不佳。劉揆十二日首度提出反駁澄清,他強調,「這次其實是很快,我的評價是很快!」九二一地震那次(劉當時為行政院副院長),「我投入到災區時已九月廿八日,那時候才開始啟動全面救災。」 "(江慧真,中國時報2009-8-13)
九二一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絕大部分的人印象依稀很深刻。聽見劉某人這話而不吐的人,我佩服你的鎮定!
根據九二一網路博物館的<九二一大事紀>,我們可以知道當時李總統領導下的政府反應有多快,絕非劉某人所胡扯的那樣慢!
1. 凌晨1:47分,台灣中部發生7.3級大地震,造成2,455人死亡,50人失蹤,房屋全倒38,935戶,估計經濟損失達台幣3,600億元(美金112.5億元),
2. 凌晨2:30政府立即下達命令,動員國軍前往救災,國際救援團隊亦有24國、40救難團隊、630救難人員來台救災;
3. 當日上午總統李登輝先生前往南投、苗栗等災區巡視。
4. 行政院召開「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會議」宣布九項緊急處理措施,其中決定救助標準,死亡者每人發給五十萬元、重傷每人二十萬元、房屋全倒二十萬元、半倒十萬元。並由央行提撥郵政儲金轉存款一千億元,供銀行理災民重建緊急融資,貸款利率為年息百分之三,期限二十年。
從<九二一大事紀>,我們可以看到幾件事:
1. 地震後不到一個小時,李前總統就下令軍隊救災了!
2. 早在劉兆玄進入災區之前,政府就已經做了一大堆事情:成立「九二一地震救災督導中心」,成立「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發布緊急命令,。
3. 外國救援部隊最晚九月二十四日就到現場了!
4. 劉兆玄是去幫忙負責「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他進災區是去重建,不是去救災!(等九月二十八日才救災,人早就死光了!)
回過頭來看這次的救災。
請問一下劉某人,拖了這麼多天,「救災督導中心」成立了沒有?「災區重建推動委員會」成立了沒有?
劉某人當年在九二一之後去災區時,這些單位早就都設置了。現在呢?
唯一的一個「物資救援中心」還是高雄市政府自己設的,中央連個屁都沒放。
這樣還敢說「比起九二一,這次行政部門速度比較快」?知不知道無恥兩個字怎麼寫?
轉載自TaiwanYes。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