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年輕的時候看到黨外的「雞兔同籠」鬥爭,到「群眾路線與選舉路線」的辨證,再到「體制外與體制內」的論辯,其實都是本土派內部矛盾的問題,但是在立足點上有演變上的不同。前兩者都是在一個體制內對社會運動的思考,後者的思考立足點已經超越了體制,但是現實的生活無法離開既有的體制,才有體制內與體制外的提法。若揣磨論述原來的用意,體制內的英文應該是Within the System,體制外則是Beyond the System而不是Outside of the System,是超越既有體制之限制的意思,就可以更準確理解「體制外」的提法,它並不是脫離且自外於既有的體制,而是在既有體制內要推翻體制的意思。(對於「體制內」與「體制外」的比較可以參考史明Ojisan的一些論述)。所以,從事「體制外」的運動,並不需要完全排斥「體制內」的選舉。
台灣現有的體制是什麼?套一下最近發表「台灣大劫難」的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對中國共產黨的提法,「中華民國」是一個「政治壟斷、經濟剝削的體制」,它的本質來自它的流亡性格,不採取認同土地與人民的現代社會思潮作為統治台灣的基礎,而以威權高壓與竉絡分化取代民主法治的作為,不惜以破壞社會價值、傷害環境、犧牲人權與公義阻斷台灣社會的進步。我們生活其中,必須了解這個體制的惡劣本質,只能夠從根本上加以推翻,人民才能夠得到解放,這不是政黨輪替可以解決的問題。一個認同台灣土地與人民的政黨,不會連最符合社會進步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公投法、立委選制、集會遊行法等)都無動於衷,不把人民的聲音當作一回事。這樣的體制不論那個政黨執政都是要被推翻的,所以「體制外」的意思就是在生活的體制內主張推翻這個體制。從李登輝執政12年與陳水扁執政8年的「中華民國台灣化」,2008年之後台灣人民仍然無法擺脫被出賣與被外敵侵略的威脅危機,証明流亡政府體制是台灣人民無法翻身的枷鎖。
推翻現有體制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就是社會的大翻轉(Revolution),這就是「革命」的意思。「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知識革命」由於科技的發展帶來人類社會的大改變,就是這個「革命」的意思。「革命」的意思並不是僅限於「軍事」或是「武力」的革命。為了加以區隔,近代國家也才有「非暴力革命」的許多成功例子。許多人都同意,台灣的社會條件並不具有軍事革命的條件,但是台灣的社會結構與體系確實存在大幅度翻轉的必要,不然台灣人民永遠都要墮落在追求經濟物質享受、缺乏文化素養的奴隸生活。自以為對台灣社會負有歷史使命感的人士,都應當以思想及行動鼓勵台灣人要從心靈上進行自我的革命,再從公民運動得推廣上,促成一場社會革命。一個本土派的政黨應該具有這樣的思考與行動才能從根本上帶動社會、感動人民,才有機會以非暴力的選舉方式贏得人民的信任、取得政權,進行社會革命的政策。選舉要勝利不是只靠咒罵流亡政府,而是提出的社會價值觀與捍衛主權立場的行動才能夠贏得人民的支持,才有機會繼續社會的改造。主權的立場必須優先捍衛,才有爭取執政、推廣社會價值觀的空間。空口說白話,僅憑一篇文章,就要讓人心已經腐化的民眾清醒,是嚴重不足的。大家能力與時間都有限,各自分工努力即可,不必老是認為社會問題只有一種解決的方法,而且別人總是錯的。
公投盟經過一年多的運動,了解到台灣社會體質上的根本關鍵點,主張以「行動」取代「談論」的自我心靈革命改造;主張要推翻「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建立台灣新國家。行動上,採取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對既有體制施壓,同時支持本土政黨贏得選舉,推廣現代國家的公民社會價值;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提出「寧願燃盡、不願朽毀」的老年革命軍構想,從自己最後有限的生命做起,不再推託給下一代,期盼老一代這樣的犧牲付出,可以傳播有意義的生命價值,也可以感動年輕的世代繼承這樣的歷史責任。「老年革命軍」不可能取代年輕世代的貢獻。但是,最近在URM的訓練課程上,羅致政教授提到他的改變,一者來自辜寬敏老先生的堅持與付出,另一者來自他的大一學生的反問:「阿公把希望放在兒子、兒子也把希望放在他的兒子」,這個孫子問阿公及父親:「那你們要做什麼?」老年人不能把以前世代未完成的責任都推給年輕的世代,老年人確實無法單獨完成社會革命的運動,但是老年人必須以行動,將公民社會的獨立建國的革命運動火種流傳下去,這就是「老年革命軍」的使命感。我們絕對不會退縮到組織泡茶的老人會來麻醉自己,但是我們會在完成工作之後、跟老年革命軍的前輩一起來泡茶,討論如何進行獨立建國革命運動。
轉載自阿貴部落格。
台灣現有的體制是什麼?套一下最近發表「台灣大劫難」的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對中國共產黨的提法,「中華民國」是一個「政治壟斷、經濟剝削的體制」,它的本質來自它的流亡性格,不採取認同土地與人民的現代社會思潮作為統治台灣的基礎,而以威權高壓與竉絡分化取代民主法治的作為,不惜以破壞社會價值、傷害環境、犧牲人權與公義阻斷台灣社會的進步。我們生活其中,必須了解這個體制的惡劣本質,只能夠從根本上加以推翻,人民才能夠得到解放,這不是政黨輪替可以解決的問題。一個認同台灣土地與人民的政黨,不會連最符合社會進步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公投法、立委選制、集會遊行法等)都無動於衷,不把人民的聲音當作一回事。這樣的體制不論那個政黨執政都是要被推翻的,所以「體制外」的意思就是在生活的體制內主張推翻這個體制。從李登輝執政12年與陳水扁執政8年的「中華民國台灣化」,2008年之後台灣人民仍然無法擺脫被出賣與被外敵侵略的威脅危機,証明流亡政府體制是台灣人民無法翻身的枷鎖。
推翻現有體制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就是社會的大翻轉(Revolution),這就是「革命」的意思。「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知識革命」由於科技的發展帶來人類社會的大改變,就是這個「革命」的意思。「革命」的意思並不是僅限於「軍事」或是「武力」的革命。為了加以區隔,近代國家也才有「非暴力革命」的許多成功例子。許多人都同意,台灣的社會條件並不具有軍事革命的條件,但是台灣的社會結構與體系確實存在大幅度翻轉的必要,不然台灣人民永遠都要墮落在追求經濟物質享受、缺乏文化素養的奴隸生活。自以為對台灣社會負有歷史使命感的人士,都應當以思想及行動鼓勵台灣人要從心靈上進行自我的革命,再從公民運動得推廣上,促成一場社會革命。一個本土派的政黨應該具有這樣的思考與行動才能從根本上帶動社會、感動人民,才有機會以非暴力的選舉方式贏得人民的信任、取得政權,進行社會革命的政策。選舉要勝利不是只靠咒罵流亡政府,而是提出的社會價值觀與捍衛主權立場的行動才能夠贏得人民的支持,才有機會繼續社會的改造。主權的立場必須優先捍衛,才有爭取執政、推廣社會價值觀的空間。空口說白話,僅憑一篇文章,就要讓人心已經腐化的民眾清醒,是嚴重不足的。大家能力與時間都有限,各自分工努力即可,不必老是認為社會問題只有一種解決的方法,而且別人總是錯的。
公投盟經過一年多的運動,了解到台灣社會體質上的根本關鍵點,主張以「行動」取代「談論」的自我心靈革命改造;主張要推翻「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建立台灣新國家。行動上,採取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對既有體制施壓,同時支持本土政黨贏得選舉,推廣現代國家的公民社會價值;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提出「寧願燃盡、不願朽毀」的老年革命軍構想,從自己最後有限的生命做起,不再推託給下一代,期盼老一代這樣的犧牲付出,可以傳播有意義的生命價值,也可以感動年輕的世代繼承這樣的歷史責任。「老年革命軍」不可能取代年輕世代的貢獻。但是,最近在URM的訓練課程上,羅致政教授提到他的改變,一者來自辜寬敏老先生的堅持與付出,另一者來自他的大一學生的反問:「阿公把希望放在兒子、兒子也把希望放在他的兒子」,這個孫子問阿公及父親:「那你們要做什麼?」老年人不能把以前世代未完成的責任都推給年輕的世代,老年人確實無法單獨完成社會革命的運動,但是老年人必須以行動,將公民社會的獨立建國的革命運動火種流傳下去,這就是「老年革命軍」的使命感。我們絕對不會退縮到組織泡茶的老人會來麻醉自己,但是我們會在完成工作之後、跟老年革命軍的前輩一起來泡茶,討論如何進行獨立建國革命運動。
轉載自阿貴部落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