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27 Thu 2009 01:12
堅持—我思我見(4)
- Aug 27 Thu 2009 01:01
阿扁總統給贊屋的第二封回信
以下為阿扁總統,親筆回信內文之掃描圖檔(為保持原意,請勿任意修改或變造):

贊屋同修您好,謝謝來信指教.
八月六日我在日記是這樣寫的:昨天是八七水災五十週年,五十年後的八七中颱莫拉克直撲台灣而來,暴風半徑範圍大,相當於14級風,速度放慢,影響更大,不要再釀成另一個八七水災.天佑台灣!
結果八八大水災是五十年來最慘的一次洪災,直到中午108死、58失蹤,還有部份地區滅村、活埋情況不明.這種防救災的預警、應變表現,包括CNN等國際媒體無不批評馬英九政府能力差,處理手忙腳亂.這是「政府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七天了,台灣簡直無政府狀態.依我看,馬劉的心態問題才是災情擴大的關鍵.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命運.首先是八月七日颱風夜馬英九還有心情先參加婚禮一個半小時再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薛立委來所看我,特別透露馬英九在那幾天颱風來襲期間仍然到特勤中心遊泳,一副漫不經心,輕忽怠慢的心態.其次當降雨量不斷上修到1000、1500、2000毫米,甚至到2500毫米以上,中央政府沒有任何的積極應變作為,當災情不斷傳出也沒有確實掌握,並在第一時間全力救人、救災,第三,馬英九忘了他是總統兼三軍統帥既未下令軍方動員部隊善用機具、舟車直昇機投入救人救災;又未啟動國安機制研議是否發布緊急命令.令人遺憾.



八月六日我在日記是這樣寫的:昨天是八七水災五十週年,五十年後的八七中颱莫拉克直撲台灣而來,暴風半徑範圍大,相當於14級風,速度放慢,影響更大,不要再釀成另一個八七水災.天佑台灣!
結果八八大水災是五十年來最慘的一次洪災,直到中午108死、58失蹤,還有部份地區滅村、活埋情況不明.這種防救災的預警、應變表現,包括CNN等國際媒體無不批評馬英九政府能力差,處理手忙腳亂.這是「政府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七天了,台灣簡直無政府狀態.依我看,馬劉的心態問題才是災情擴大的關鍵.所謂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命運.首先是八月七日颱風夜馬英九還有心情先參加婚禮一個半小時再去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薛立委來所看我,特別透露馬英九在那幾天颱風來襲期間仍然到特勤中心遊泳,一副漫不經心,輕忽怠慢的心態.其次當降雨量不斷上修到1000、1500、2000毫米,甚至到2500毫米以上,中央政府沒有任何的積極應變作為,當災情不斷傳出也沒有確實掌握,並在第一時間全力救人、救災,第三,馬英九忘了他是總統兼三軍統帥既未下令軍方動員部隊善用機具、舟車直昇機投入救人救災;又未啟動國安機制研議是否發布緊急命令.令人遺憾.
- Aug 26 Wed 2009 00:31
構陷,是有傳統的

看到電視上林邊鄉秘書大哭、鄉長小哭兼吱嗚其詞的畫面
想到唯色的文章:「構陷各種各樣「證據」的手段,其實對於當局來說是有傳統的。」
- Aug 25 Tue 2009 19:23
台灣神的顯化:光間的見證

我在中國經商時,因過度操勞而必須洗腎,至今已經十年,期間為了使身體好,除了尋訪名醫,也四處拜師學靜坐與氣功,但身體狀況一直沒有改善。
那時的我,各方面的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皮膚十分粗糙,喝熱水後若沒有用冷水擦拭,則整個身體就會如被千針所刺一般痛苦。
- Aug 25 Tue 2009 19:22
堅持—我思我見(3)
- Aug 25 Tue 2009 17:16
為什麼災黎遍地的時候 仍刻意穿競選背心?
- Aug 25 Tue 2009 01:12
鄭同僚:公視董事長重新選舉 於法無據
〔中央社〕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昨天深夜表示,公視董事長重新選舉於法無據,而17日的會議法定人數不足而流會,並無所謂「延續會議」召開的理由。他並說,他在意的是維護公視的獨立自主。
公視原定昨天開臨時董事會改選董事長,但臨時取消。陳世敏等12位董事發表聲明說,董事長重新選舉符合合議精神,董事長鄭同僚卻指提案違法,「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並說,鄭同僚17日不遵守規範,癱瘓議事,「明顯違反董事長職守」。
鄭同僚昨天深夜發表聲明表示,以董事會成員改變為由要求公視董事長重新選舉,於法無據。
公視原定昨天開臨時董事會改選董事長,但臨時取消。陳世敏等12位董事發表聲明說,董事長重新選舉符合合議精神,董事長鄭同僚卻指提案違法,「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並說,鄭同僚17日不遵守規範,癱瘓議事,「明顯違反董事長職守」。
鄭同僚昨天深夜發表聲明表示,以董事會成員改變為由要求公視董事長重新選舉,於法無據。
- Aug 25 Tue 2009 00:24
盜跖之犬
由於屏東縣林邊鄉長當著馬英九的面哭窮,而馬英九則說在八月十一日撥下了十億元給屏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說有發1億多元給居民,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在八月二十四下午召開記者質疑屏東縣政府為什麼不能同時撥款給鄉鎮公所呢?不能同時發包更多救災工程?(註1)
乍見這一則新聞,姑且不談根據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所調查的資料顯示,林邊鄉公所鄉庫明明還有5500多萬元,卻不知何故在救災緊急之時,為何不先動支?讓人不得不懷疑中國國民黨團的說法是為掩飾馬英九政權救災不力,轉移焦點。事實上,林益世這一位高雄市選出的立法委員,放著中央政府在這一次洪災中諸多遭人批評的失職之處不去好好地發揮立法委員的監督之責,卻反而在屏東縣議員都還沒有說話的情況下,就急吼吼地撈過界來「監督」起屏東縣政府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場秀味十足的政治丑角戲!
更何況,救災如果要快,由總統發佈緊急命令跳脫現有的層層行政程序與法令約束,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率,是目前憲政體制下唯一的途徑,但是馬英九早就對於這一次的救災定調說「災害防救法」就已經夠用,一直堅持不肯發佈緊急命令,那麼,在沒有緊急命令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當然只好沿用現有的行政程序辦事。林益世對屏東縣政府的批評,究竟是對於屏東縣政府不能違反行政程序便宜行事的常識毫無概念?還是存心要設一個陷阱讓人去跳,日後好再回過頭來反咬屏東縣政府一口?
乍見這一則新聞,姑且不談根據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所調查的資料顯示,林邊鄉公所鄉庫明明還有5500多萬元,卻不知何故在救災緊急之時,為何不先動支?讓人不得不懷疑中國國民黨團的說法是為掩飾馬英九政權救災不力,轉移焦點。事實上,林益世這一位高雄市選出的立法委員,放著中央政府在這一次洪災中諸多遭人批評的失職之處不去好好地發揮立法委員的監督之責,卻反而在屏東縣議員都還沒有說話的情況下,就急吼吼地撈過界來「監督」起屏東縣政府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場秀味十足的政治丑角戲!
更何況,救災如果要快,由總統發佈緊急命令跳脫現有的層層行政程序與法令約束,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率,是目前憲政體制下唯一的途徑,但是馬英九早就對於這一次的救災定調說「災害防救法」就已經夠用,一直堅持不肯發佈緊急命令,那麼,在沒有緊急命令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當然只好沿用現有的行政程序辦事。林益世對屏東縣政府的批評,究竟是對於屏東縣政府不能違反行政程序便宜行事的常識毫無概念?還是存心要設一個陷阱讓人去跳,日後好再回過頭來反咬屏東縣政府一口?
- Aug 24 Mon 2009 20:37
女性書寫與家族史-名家座談會暨『媽媽的乳房』新書發表會
2008/08/23下午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善廳,由立法委員管碧玲、名作家導演吳念真、暢銷小說名作家廖輝英、台大語言研究所教授江文瑜、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建崑、及圓神出版集團發行人簡志忠等人進行一場精彩的音樂演唱與名家座談交織的知識饗宴。
座談會以前台南市副市長許陽明先生的新書『媽媽的乳房-許足女士的人生歲月及家族記事』為主題,幾位與談人此次也受邀為這本新書寫序。與談人談及在閱讀此書時,同時勾勒出對自己母親的回憶與感念,在幾近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書中的許多場景、故事都牽引著與談人回到兒時記憶。
出席的貴賓在聆聽精彩的對談過程中,一起融入每位與談人的故事裡,現場反應熱烈,時而大笑時而感動拭淚,是一場充滿豐富情感、溫馨又極具深度的座談會。
座談會以前台南市副市長許陽明先生的新書『媽媽的乳房-許足女士的人生歲月及家族記事』為主題,幾位與談人此次也受邀為這本新書寫序。與談人談及在閱讀此書時,同時勾勒出對自己母親的回憶與感念,在幾近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書中的許多場景、故事都牽引著與談人回到兒時記憶。
出席的貴賓在聆聽精彩的對談過程中,一起融入每位與談人的故事裡,現場反應熱烈,時而大笑時而感動拭淚,是一場充滿豐富情感、溫馨又極具深度的座談會。
- Aug 24 Mon 2009 20:35
張炎憲講座--台灣人物的生命書寫
- Aug 24 Mon 2009 20:31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重新開幕茶會影像記實
- Aug 24 Mon 2009 20:27
我是油彩的化身~陳澄波的油彩人生
- Aug 24 Mon 2009 19:25
阿扁總統給贊昱的回信
- Aug 24 Mon 2009 19:17
來年還將重演?
嘉義在1947年228大屠殺中,是最悲壯的抗爭地點,但其實,很多未被官方資料多所著墨,如「血洗劉厝庄」……等
截取此書的5項重點:
- Aug 24 Mon 2009 19:04
堅持—我思我見(2)
- Aug 24 Mon 2009 17:33
【錄音】農曆七月初一楊醫師開講

錄音檔
- Aug 23 Sun 2009 00:56
回應高檢署「陳文成命案」偵察報告〈新聞稿〉
前言:
陳案屬國內重大案件,歷年來家屬、民間工作者、甚至監察院已經以專書、調查報告等不同形式,提出對於當年檢警偵辦結果之疑點不知凡幾。但此份偵查報告,卻僅是以當年驗屍、調查報告為基礎,再加文飾,絲毫位回應本案諸多重大疑點。此份報告既無就當年現場拍照及錄影,重現還原死者陳屍地點之詳細情形,以判斷命案成因,甚至以悖反邏輯之陳述充斥報告,前後矛盾。試以下文分述我們對於此份報告的幾個疑惑,希望能有機會得到專案小組慎重的回應:
一、連監委亦質疑的「第一現場」問題,專案小組僅重抄舊文:
此次報告仍然認定陳屍現場即為命案第一現場,但無論是監察院(1996)或民間版調查報告(林世煜等,2006)均早已指出,依照死者背部傷痕看來,其陳屍地點應該與現場水溝「交叉」,而非當年調查報告所指「平行」,因此若非屍體遭人移動,就是調查報告自我矛盾。但此次偵察報告顯然無視監委疑問,在「陳屍地點是否第一現場」此關鍵問題上,直接援引當年調查內容,絲毫無意解釋或回應家屬疑問,推託敷衍之意甚明。
陳案屬國內重大案件,歷年來家屬、民間工作者、甚至監察院已經以專書、調查報告等不同形式,提出對於當年檢警偵辦結果之疑點不知凡幾。但此份偵查報告,卻僅是以當年驗屍、調查報告為基礎,再加文飾,絲毫位回應本案諸多重大疑點。此份報告既無就當年現場拍照及錄影,重現還原死者陳屍地點之詳細情形,以判斷命案成因,甚至以悖反邏輯之陳述充斥報告,前後矛盾。試以下文分述我們對於此份報告的幾個疑惑,希望能有機會得到專案小組慎重的回應:
一、連監委亦質疑的「第一現場」問題,專案小組僅重抄舊文:
此次報告仍然認定陳屍現場即為命案第一現場,但無論是監察院(1996)或民間版調查報告(林世煜等,2006)均早已指出,依照死者背部傷痕看來,其陳屍地點應該與現場水溝「交叉」,而非當年調查報告所指「平行」,因此若非屍體遭人移動,就是調查報告自我矛盾。但此次偵察報告顯然無視監委疑問,在「陳屍地點是否第一現場」此關鍵問題上,直接援引當年調查內容,絲毫無意解釋或回應家屬疑問,推託敷衍之意甚明。
- Aug 23 Sun 2009 00:52
回應「高檢署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重啟調查偵察報告」 —林宅血案部分
首先代表「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的同仁們,感謝管碧玲立委的邀請,也感謝專案小組成員的出席,對這兩個台灣社會所非常關心的重大案件,提出說明。
- Aug 23 Sun 2009 00:48
『高檢署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重啟調查偵察報告』公聽會
影片共有18段
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是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指標性政治案件,受到社會高度重視。馬英九今年三月間表示不排除重啟調查後,法務部旋即組成專案小組。此舉令受難者與民間關心轉型正義人士充滿期待。
但調查報告出爐後,高檢署僅在網站上悄悄公布結果,未與家屬、社會大眾有太多對話。仔細檢閱報告,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內容僅以當年調查報告結果為基礎,再加文飾,絲毫未回應歷年來各界提出的諸多疑點。
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是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指標性政治案件,受到社會高度重視。馬英九今年三月間表示不排除重啟調查後,法務部旋即組成專案小組。此舉令受難者與民間關心轉型正義人士充滿期待。
但調查報告出爐後,高檢署僅在網站上悄悄公布結果,未與家屬、社會大眾有太多對話。仔細檢閱報告,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內容僅以當年調查報告結果為基礎,再加文飾,絲毫未回應歷年來各界提出的諸多疑點。